“这取样管怎么又堵了?我们都快成吹扫常驻工了。”
“先不说人工吹扫的稳定性,每天跑一趟开票就得花费半天的时间。”
时间追溯到2020年,攸县能源公司热控二班的年轻小伙在对烟气压力测点取样管进行手动吹扫时,总得先抱怨抱怨这个天天见面的“老朋友”。由于烟气压力测点取样管堵塞频繁,几乎每天都要人工去现场进行手动吹扫,不说处理的实效性与稳定性不高,且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让热控二班这群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团队开始了“思想碰撞”。
“咱们得早日把自动吹扫的改造提上日程!”
“这个行!最近我还收集了不少资料,购买就地PLC自动吹扫装置更换效果最佳。”
“但据我了解,就地PLC自动吹扫装置可不便宜,整套下来至少得20万!还有没有少花钱、办好事的其他方法?”
大家陷入了沉思。讨论中,热控专工陶海林提出,理论上采用DCS来实现逻辑控制功能,可以实现替代就地PLC自动吹扫装置,但区域内没有同类电厂的经验参考,这个方法能不能成功仍是个未知数……
“咱们几个动手能力强,班长写逻辑拿手,专工的现场经验足,问题遇到一个,咱们解决一个,大家一起一定行!”“采用DCS逻辑控制自动吹扫时间、就地配备相应的吹扫电磁阀,实现由DCS控制的自动吹扫系统”的方案被敲定。说干就干,大家聚在一起研讨方案、撰写逻辑、反复修正,终于在机组A修当中完成了改造,但就在大家满心期待地进行DCS调试时,堵塞的取样管并未疏通,第一次试验无疑失败了。
不后退、不放弃,热控二班副班长罗诗雨当即带领班组成员“钉”在现场细观察、找原因、齐分析。不久大家便发现,6台磨煤机同时吹扫降低了压缩空气的吹扫压力,压力不够是导致吹扫失败的根本原因。压缩空气出力是既定的,现在压力不够怎么办?
经过了一个月的优化,罗诗雨决定改“同时吹扫”为“排队吹扫”。通过调整方案、优化逻辑、反复调试,这一次的结果确保了每次吹扫的压力,自动吹扫效果得到了实质性进展。这项改造投运后,不仅风速缺陷同比减少95%,投入的维护人员比重大幅减少,还为该公司节省了就地PLC反吹装置采购费用约20万元。
前不久,这项改造获得了华银电力公司职工创新大赛优秀创新创效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