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之内,大唐富平热电公司两次在央视亮相,堪称“热搜体质”!魅力何在?答案在这里……
在陕西省富平县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富平热电公司如同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以其严格的碳排放控制措施和创新的节水技术,照亮了工业绿色发展的新道路。作为该县乃至整个地区工业节水与减排的典范,该公司不仅为地方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更在全国范围内树立了绿色发展的标杆。
低碳减排,多措并举绿色前行
富平热电公司始终坚信,只有实现绿色、低碳、高效的运营,才能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该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来降低碳排放:不断优化机组运行方式,提高机组效率;通过完善机组控制逻辑、优化锅炉燃烧、降低汽轮机热耗等手段,成功将锅炉效率提升至94.75%,汽轮机热耗保持在设计值以内,空预器漏风率和机组真空严密性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这些技术改进不仅提升了机组的运行效率,还为实现低碳排放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公司在碳排放管理上同样下足了功夫。自行开展配额测算工作,为节能减排和设备治理提供精准数据支持。加强碳资产管理能力培训,提升整体碳资产管理水平。在碳交易市场上,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要求,按时完成配额履约工作并略有盈余。据统计,2023年供暖季,该公司碳排放量约为124万吨,相比非集中供热方式减排二氧化碳约4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约36万棵。
7月15日,在全国碳市场启动三周年之际,央视总台记者对该公司低碳排放成果进行专题采访,在央视《朝闻天下》进行直播,中国新闻网、国际能源网、海外网等多家媒体对该公司“优化燃煤效率,煤耗逐年下降,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转载报道。
节水之路,科技引领循环不息
面对水资源日益紧张的严峻形势,该公司自成立之初便将节水工作置于企业发展的核心位置。独辟蹊径,创新性采用富平县污水厂处理后的再生水作为生产用水,此举不仅极大缓解了企业对新鲜水资源的依赖,还促进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为确保再生水的水质达到工业生产标准,该公司建设了先进的再生水深度处理系统。采用前沿技术,有效去除了水中的有机物、悬浮物,降低了水硬度,为后续的工业生产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水源。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该公司更是将节水理念融入每一个细节,实现了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特别是针对除盐水制备过程中产生的高含盐废水,创新性地将其用于脱硫系统的除雾器冲洗和吸收塔补水,实现了废水的内部循环和零排放。此外,低含盐废水和生活污水也经过处理后再次进入生产流程,形成了闭合的循环利用链条。据统计,复用水率高达99.7%,这一数字在行业内堪称翘楚。
6月21日,该公司接受中宣部和水利部组成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等多家媒体深入该公司解锁节水“密码”。“污水处理厂生产的再生水经过厂内的再生水深度处理系统处理合格后,进入工业蓄水池,作为工业水源,2023年用了68.9万立方米再生水。”该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何昭林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