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首页 > 新闻中心 > 深度报道
米拉务发电公司:照亮印尼亚齐的大唐之光
来源:大唐米拉务发电公司
作者:李志强
日期:2023-10-16

QQ图片20231009101755.jpg

9月29日,印尼米拉务火电项目4号机组96小时满负荷试运圆满成功,标志着米拉务项目两台机组全部投产,提前完成年度建设目标任务,“一带一路”沿线再添大唐“新地标”。

高举高打 坚定不移“走出去”

印尼米拉务项目是集团公司第一个境外绿地清洁煤电项目,是印度尼西亚亚齐省最大的发电厂,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印尼“全球海洋支点构想”的一次双向奔赴。高起点起步、高水平建设,争取“印尼国家电力系统优质工程奖”是米拉务项目的建设目标,也是大唐人的初心使命。

米拉务发电公司把工程建设的难点、堵点、痛点作为工作重点,结合集团公司“三提两降一治”要求,广泛开展工程建设劳动竞赛,在各专业掀起“唯旗是夺,逢一必争”的攻坚热潮。2021年,在印尼全面实现复工复产后,米拉务项目用三个月实现了集港发运1.72万方,在国际海运费暴涨,“一船难求”的不利局面下,创造了集港发运新纪录。今年,该项目用6个月时间完成了全部26个里程碑节点中的11个,三个月便完成了1500多吨钢结构吊装,在印尼创造了 “大唐速度”。

一直以来,该公司坚持结果导向,着重在优化设计上下功夫。大到PPA协议谈判,小到干煤棚设计优化,米拉务项目提出设计优化方案18项,节约工程造价1000余万元。其中在PPA补充协议和供煤协议的磋商中,争取到多项有利条款,将PPA约定的净热耗提高了28千卡,项目投产后每年可增加利润500余万元。

创新思维  打造风险“金钟罩”

国际项目建设大事多、难事多、风险大,米拉务项目作为境外绿地项目更是如此。为加强项目风险管理,提升境外风险防控水平,米拉务公司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积极向其他央企学习借鉴TOP10风险管理办法,以防控项目建设安全风险为立足点,系统梳理项目建设中的潜在隐患,强化全过程风险管控,初步构建了TOP10上下联动的管理框架。

“有解思维”“马上就办”是该公司每一名风险化解工作小组成员的办公作风。为了加快推进印尼国家电力公司负责的厂供煤设施建设,海外投资公司副总经理、米拉务公司董事长王军峰常驻雅加达,拜访印尼政要和印尼国家电力公司总裁、米拉务股东;米拉务公司总经理杨凯三天两夜跨越4400公里往返于雅加达和米拉务两地参加谈判;米拉务公司副总经理郑毅奔走于印尼国家电力公司各部委、煤矿供应商之间,一环一环地协调推进,一扣一扣地压实落地。正是凭着大唐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干劲、“一天当作三天用”的拼劲,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使该公司按计划实现了首次供煤,单日供煤高达7000吨,为机组一次性通过96小时试运提供了充足的“口粮”。今年6月25日,该公司3号机组一次通过96小时试运;9月25日,4号机组一次通过96小时试运。他们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了工程建设的“成功指数”。

融合共赢  架起发展“连心桥”

米拉务项目是国际开发项目,要“走出去”“走进去”,更要“走上去”。该公司始终秉承高质量发展理念,坚持把社会责任融入企业工程建设和外事工作中,以融合促建设、以融合促和谐、以融合促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内外部环境,树立中国大唐海外良好品牌形象。

同时,该公司坚持本土化战略,致力于推动企地融合,与纳甘拉亚政府、棉兰工学院、纳甘拉亚国立职业高中签署合作备忘录,全面开展校企共建活动,通过学校定向培养、新职工驻校培训,培养初中级生产技术备人员,并逐步在实践中提升工作能力,打通培养本土化人才途径,不断提升当地劳动力素质。截至8月31日,该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95亿美元,米拉务公司上缴税金1223.74万美元。商业运营期内,将为印尼增加税收1.71亿美元,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为印尼快速实现工业化奠定基础。

该公司着力在扩大“朋友圈”上下功夫,积极参加中国驻棉兰总领事馆领区活动、印尼中国商会活动,融入当地社会。该公司主动参与项目所在地的政府捐赠、福利院慰问、原始森林火灾灭火、开斋节送温暖等活动,不断丰富“携手同行,美美与共”活动内涵,通过海投公司海外社交账号、当地主流媒体发声,持续发布有关视频、图文,多角度介绍米拉务项目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机遇,讲述米拉务项目与印尼合作伙伴、外籍职工、当地民众共同发展、命运与共的生动故事。

新时代新时期新形势下,米拉务公司正借力“一带一路”的东风,加压奋进,勇毅前行,在集团公司打造东南亚名片的战略中把握创新发展的方向和节奏,为建设“中国最好、世界一流”能源供应商、促进印尼亚齐的经济繁荣注入无限动力。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1-24 11:1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