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凌晨,我起床穿上了工作服准备上班,又是一个普通的“白+黑”。
后半夜零点刚接完班,中控室就响起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省调要求开三台机,我先通知门卫室开机报警,贺雅兰,你检查机组!”石泉水电厂值长方军边说边拨打了开机报警的厂大门门卫室电话。
“行,我先去检查,一会儿向你汇报。”说罢,作为运行值班员的我拿起手电和对讲机,走向1号厂房的发电机层,检查设备是否具备开机条件。
“方值,1、2、3号机检查正常,可以开机。”
“好,我先开1号机。”
0点13分,1号机成功并网,我随即又到厂房的水轮机层对机组进行检查。
当我看到1号机两台水轮机顶盖排水泵“启动”状态的红灯同时在亮着时,心里顿时“咯噔”一下。
水轮机在水车室中央地面下方的机坑里,顶盖相当于一个罩子罩在水轮机上面,可以压住水流冲击导叶带动水轮机转动时激起的巨大水花,平时偶尔只会有少量水流通过机械结构缝隙漏至顶盖上面,最多只需启动一台排水泵即可,现在两台泵全部在启动,怕不是要出问题。
“1号机顶盖漏水肯定涨起来了!”我心里想着,快步走向1号机水车室门口,顶盖排水泵控制柜显示顶盖水位619毫米,已远远超过200毫米的正常水位值,水位继续上涨极有可能漫至顶盖上方水车室地面上的水导油槽,造成水导油槽进水,进而影响水导轴承正常运行。
“坏了,顶盖漏水怎么这么大?”我立马向方军说明顶盖漏水情况,申请调整1号机负荷。
“你先别急,先调整下主轴密封水压试试。”值长回复道。
按照接班前开展的开停机“六规”讲解内容,我开始谨慎地调整机组主轴密封水压,试图利用水压顶起主轴密封圈减小从顶盖漏出的水流。根据运行规程,我迅速将主轴密封水压调整至0.02兆帕。调整后,顶盖漏水并没有减小。
站在水车室内,看着顶盖上的水花在水车室地面下方的机坑里一阵阵翻腾着,距离地面只有不到30公分了,我的心此时被紧紧地揪住了,感觉胃都有些发酸。
“方值,调整主轴密封水压无效,申请调整负荷,现在顶盖水位快涨到与地面平齐的水轮机拐臂下沿了,离水导油槽底部更近了!”我的声音夹杂着水轮机转动的隆隆轰鸣声,通过无线电向中控室传递着信息。
“我的天!顶盖漏水咋这么大?”这时,另一个值班员任阳看到面前脚下的水花,惊讶得张大了嘴巴,他也被方军安排来这里了,我的援军到了!
“我在这守着,你先去看看2、3号机的顶盖漏水情况咋样。”2、3号机已经运行好几分钟了,可别出啥岔子。
任阳点头立刻转身检查其它机组。就在我们说话间,方军已开始调整1号机组负荷,由于调整负荷的接力器控制环带动导叶开始动作,导致顶盖上水花翻腾得更剧烈了,眼见水位已经淹至水轮机拐臂下沿,马上就要上涨到水车室地面了。
“方值,不行啊,水位已经涨到657毫米了,快要漫到水车室地面上了,调整负荷不起作用,要不申请停机吧。”
方值立刻回应:“我向省调申请,你继续监视水位。”
开始减负荷了,看着水轮机接力器通过控制环、拐臂带动导叶不紧不慢地动作,我都恨不得帮它推一把控制环,让它赶紧关闭导叶,阻止水流再进入水轮机,让水轮机尽快停止转动。
水花还在翻腾,只是没有那刚才那么剧烈了,心真是吊到了嗓子眼儿。
0点21分,1号机变出口开关分闸,1号机终于停机了。
方军继续安排:“我已经向省调申请倒换机组了,这次应急处置很成功,检修人员稍后就到现场消缺,1号机处理完之后你就把4号机检查一下,准备开机”。
“收到。”我向方军回令。
待机组转速降到零后,我按照规程,立即落锁锭,投空气围带,彻底阻断了水流至顶盖上方的路径,两台顶盖排水泵持续启动抽水,把刚才涨起来的水抽至尾水管,随之1号机退出运行。
“安顿”好1号机后,看着顶盖水位逐渐下降至正常值,便又带着我的“装备”走向2号厂房检查4号机,此时悬着的一颗心还紧张地“砰砰”直跳,根本没有平复。
回顾夜班消缺应急处置的全过程,虽然我们运行岗位的工作日复一日,难免枯燥乏味,但是“在其位,谋其职,尽其力,担其责”是每一位运行人应做到的。遇事沉着冷静,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处置,听从值长统一指挥,大家共同努力,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