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艳阳下,几方鱼塘波光粼粼,偶有蛙声阵阵,引来燕子声声,奏起春之交响曲;当微风掠过房前排排葱郁,露出片片蓝色光伏,构成了一幅田园牧歌与科学技术交相辉映的和谐画卷。
这里是广西桂冠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定点帮扶的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兰村,所援建的660千瓦屋顶光伏发电项目于4月22日顺利实现并网发电。
该项目为板兰村房屋披上“科技”外衣,让房子“变身”发电站,成就了“大化县光伏第一村”美誉。
板兰小学屋顶光伏
施工单位正在安装光伏板
不负期盼 向幸福出发
2月18日,在板兰村村委前的广场上,几辆运输车到来的马达声划破了清晨的宁静,车上层层叠叠的金属框架和光伏板整齐地排列着。桂冠电力公司的职工们沐浴着南国春光,热火朝天地开始了崭新的“光伏”振兴工作……
马达声也唤醒了村民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不尽期盼,纷纷赶早而来,一探山外“新客”。
“有太阳就会有电。”
“但它应该在西北荒漠,离我们还很远。”
“不,现在它已经来到我们村了。”
其实,屋顶光伏以全村所期盼、认可的方式来到板兰村绝非偶然。
作为清洁能源,光伏发电不仅是“双碳”时代能源的重要供给方式,还将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发挥“引擎”作用。该公司早在2021年6月就将板兰村屋顶光伏项目列入乡村振兴的重要项目,探索了新能源示范村镇的建设规划。
阳春三月,走进板兰村村委会一间办公室,从安装现场回来还未来得及摘下安全帽的李云熟练地在电脑上记下项目进度,又看了看墙上的“一图两表”作战图,对项目已是胸有成竹。
李云是中国大唐选派驻村的“第一书记”,就在几个月前,他还一度为板兰村的屋顶光伏项目夜不能寐。
在大化县,乡村屋顶光伏还属“新科技”,无建成先例,无经验可借,欲打造当地乡村屋顶分布式光伏“教科书”,为整县光伏产业发展提供可借鉴和推广的经验,板兰村屋顶光伏项目还需深入探索。
运输方案怎么定?安装方式怎么选?项目流程怎么走?为了板兰村屋顶光伏项目,该公司做足了功课,成立多个专项工作组,派遣专人对接设计单位和供应商,协调县镇机关,一个一个联系、汇报,资料转到哪,人就跟到哪,最终才完成所有开工流程。
屋顶光伏的到来,将让板兰村充分分享阳光红利。对“低碳”“便捷”的乡村生活,村民满怀期待。
李云给学生们介绍光伏设备
韦大林对照巡检表查看光伏运行情况
不负春光 房子“变”电站
谭朝敏是村里有名的养殖户。习惯了早出晚归的他,在暮色中从肉鸽养殖场出来,经过村子前的边坡时,会忍不住往村子方向多看几眼,那里正孕育着发展的新希望。
屋顶上,排排光伏棱角分明,在夕阳的照耀下蔚为壮观。几名身着大唐工作装的人在忙着固定玻璃板,李云也在其中。他每天都会爬上屋顶,向工人了解建设完成情况,对屋顶防水、支架防锈等方面的处理,不落实不罢休。身旁的安装工人说:“我们一定把工程质量做好,保障村民权益。”
韦大林是村里懂电的“电工”,早在项目立项时,他就收到了村委会关于屋顶光伏运维的工作机会,由此与光伏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他一路跟班项目建设的专业培训,接受桂冠电力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并获得光伏运维“上岗证”,正式成为村委光伏的“专职”人员。
如今,韦大林已经熟练掌握屋顶光伏的各项应急处理,尽管培训很忙,却乐在其中。因为这不仅发挥了他的“专业特长”,更重要的是,他坚信屋顶光伏是有前途的。
同样感受到这份“阳光”的,还有板兰村的全体村民。4月22日,该公司援建的板兰村660千瓦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全部建成,顺利实现并网发电。
通过一片屋顶、一方玻璃、一路导线,房子“变身”发电站,为美丽乡村送达“阳光大礼”,成就了“大化县光伏第一村”美誉。
驻村工作队与施工单位人员正在查看光伏板安全情况
韦大林开展光伏日常巡检工作
不负青山 提供清洁电力
桂冠电力公司依托自身能源主业优势,践行“碳中和”责任,将光伏发电与阡陌山水有机融合。
在红水河岩滩水库,一排排鳞次栉比的光伏电板与山水风貌融为一体,相映成景。这里是该公司在广西境内建成的首座漂浮式湖面光伏,每年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6536万千瓦时清洁电力,生态和经济效益显著。
在隆林县者保乡,一面面光伏电板沿着山势向前舒展,宛如翩舞彩带向太阳致意。有了光伏电板的庇护,土地涵养水的能力增加,植被生根发芽。从此,者保乡的荒山又增添了一抹大自然色彩。
水面漂浮光伏、林光互补光伏、治理灰场光伏……依托自身技术优势,该公司摸索出了很多光伏应用场景,走出了“光伏+扶贫+环境改善”的成功经验。
如今,桂冠电力公司越来越多的光伏熠熠生辉,好似蓝色海洋,为乡村振兴、经济发展注入大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