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波涛起伏的“黄河尖”上,一座座巨型“大风车”组成海上“绿电”丛林。在大唐江苏发电有限公司的生产调度指挥中心,一排排整齐的“核心大脑”正高速有序运转,在生产现场、在基建工地,一批批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应用正如火如荼进行中……
今年以来,该公司不断聚焦自主可控和行业前沿,重培育、强支撑、促转化,持续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科技创新硕果累累,新质生产力动能澎湃。
重培育——千树万树梨花开
“今年创新工作室的重点任务是,深入推进海上新能源多元化建设研究,加快500千瓦海上漂浮式光伏示范项目建设、投产。”滨海海上风电公司风电场党支部书记兼场长姜浩说道。
作为“海上风电设备健康环境研究”创新工作室的负责人,姜浩牵头实施并高质量完成了集团公司无人值守、柔性直流两个重点科技创新工程。
今年,该工作室又承担了集团公司“海上风电与漂浮式光伏耦合发电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课题研究,通过与华东院、水规院、天津大学“产学研”合作,开辟海上风光同场新技术路线。
一直以来,江苏公司积极推行重点科技项目双责任制、创新评价制度体系和配套激励机制,研发投入实现刚性增长。
仅2023年以来,该公司新增专利授权14项,10余项成果获行业及集团公司科技成果类奖项。“党建促新质生产力”在江苏省委组织部作经验交流,“职工创新创效工作”在江苏省总工会交流推广,一大批职工在全国能源行业、全国电力行业、集团公司技能竞赛中斩获奖项,有效推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积极成效。
强支撑——映日荷花别样红
“科技兴安”在该公司高水平安全中发挥出越来越强的支撑作用。拥有7项专利的苏州热电公司设备检修部主任王晓东,主持9E燃机AGP先进热通道部件升级改造,将燃机功率提升4.16%,热耗率降低1.8%。徐塘发电公司汽机专工王翔主持完成U型管式取样装置的研发,避免环境污染的同时,年节约人力费用及材料成本超过20万元。
江苏公司加强顶层设计,策划吕四港二期、南京电厂二期工程智慧企业建设项目,应用智能安全管控、智能控制、高风险作业识别、无人巡点检等智能化技术,建设全生命周期智慧电厂。该公司系统企业不断加快推进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吕四港发电公司、南京发电厂、徐塘发电公司利用检修开展机组提效和灵活性改造,推动节能降碳、最小出力达标,提升基础保障和系统调节能力;金坛热电公司在自主完成厂用监控系统后台点表梳理、通讯规约优化、监控系统构架优化后,数据刷新时间缩短至10秒内。
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江苏新能源分公司在各风电场、光伏项目全面应用无人机巡检,极大提高了巡线作业的安全性、电力运维的及时性和经济性;南京热电公司将智能技术与控制技术深度融合,应用全负荷段智能动态监测预警系统,有效降低运行人员的整体操作量70%以上,主机及主要辅机“零漏报”,每台机组年节约费用60万元。
促转化——东风花柳逐时新
该公司以加快发展新能源项目、综合智慧能源基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切实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三大作用”。如皋热电公司承担国家燃气轮机创新发展首台套示范项目,实现燃机核心部件制造及运维的自主化。泰州热电公司以全国首家智慧电厂为动力,创新引入前沿技术、积极推进数智化转型,着力打造行业一流燃机智慧电厂标杆。
以着力谋划“揭榜挂帅”攻关任务为抓手,该公司在丹阳、吴江、金湖等6个光伏项目实现上半年投产,宜兴杨巷一期80兆瓦渔光互补复合型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开启“上可发电,下可养殖”的清洁发电模式,实现了清洁能源与生态农业的完美融合。南京热电公司以打造“电热光储氢”综合能源服务示范基地为目标,50兆瓦/100兆瓦时集中式共享储能项目顺利并网投产,有效维护区域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以提升数据管理和共享能力为目标,江苏公司持续优化生产调度指挥中心管控平台建设,实现违章自动抓拍、设备故障诊断、经济运行指导、指标自动统计分析和远程应急指挥等功能,大幅提升了企业数字化、智慧化安全生产管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