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首页 > 新闻中心 > 深度报道
江苏新能源公司:让我们的“眼睛”飞起来
来源:大唐江苏发电有限公司新能源分公司
作者:唐笑 王悦
日期:2022-08-24

1661406508184064919.gif

无人机巡检光伏组件

“北纬N33°58′15.81″ 东经E119°23′52.86″,上升高度60米,返航点已刷新,开始执行任务!”

8月4日,在大唐江苏发电有限公司新能源分公司所属淮安光伏厂区内,一架无人机盘旋上升,按照设定巡检规划航线,利用机身搭载云台相机,对光伏设备区域进行自主巡检。30分钟时间,无人机便完成了19个屋顶5万平方米的光伏设备巡检。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发电场站巡检运维工作逐渐向“无人化、智能化、集中化”方向发展。自2021年起,江苏新能源分公司开始采用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自主运维无人机系统以及基于图像识别的智能故障检测系统来满足日常巡检需求。该系统不受地面障碍物的影响,操作灵活、简便、高效,极高地提升了巡检效率,并且可以更加准确定位出机组的潜在隐患。

无人机拍摄到的风电画面 (1).gif

QQ截图20220825140439.png

射阳风电场

创新:1+1>2

“必须加快推动数字化智能运维模式落地!在当今这个时代,我们要加快学习的步伐,用高科技手段、高科技思维克服人工巡检的短板。”这是江苏新能源人的共识,推动运维模式革新势在必行。

自2020年开始,该公司调研行业先进、总结工作经验,引进无人机用于前期项目勘测、基建项目建设、风机设备高空巡检工作。如何准确高效的让无人机真正与日常巡检、检修有机融合,成为该公司不断探索的创新课题。

今年开始,该公司推行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推出以机巡为主、人巡为辅,无人机智能化巡检和传统人工精细化巡检相结合的新型巡检方式,有效将机巡和人巡的优势发挥到最大。

无人机智能巡检具有故障识别、定位准确率高的优点,且数据实时保存,能够高准确度识别各类故障特征并定位至组件和支路级别,即使是光伏板上指甲盖大小的热斑也逃脱不了无人机的“火眼金睛”。

同时,针对升压变、逆变器、汇流箱内部无人机无法巡检区域,巡检人员对症下药,采用传统人工精细化巡检方式,根据标准巡检卡对设备内部逐项排查。

通过这种人机分工巡检方式,实现“1+1>2”的效果,让设备缺陷无处遁形。

QQ截图20220825140050.png

淮安屋顶光伏项目

效率:节约210小时

要把无人机真的用好、用实,就是要用高科技手段去人眼看不到的地方、去人手够不到的地方、去人体感知不到的地方。

江苏新能源公司所辖屋顶光伏场站6个,屋顶面积合计35.73万平方米,涉及房屋建筑108栋;农光互补灌云光伏项目占地743亩,光伏组件距离地面4米;所辖风电场站4个,风电机组100台。

传统人工巡检受制于环境地形,存在巡检难度大、安全风险高、故障定位困难、数据不便保存等诸多问题:一座2MW的光伏场站往往需要两名巡检人员花费至少两天时间,巡检效率偏低;以传统人工巡检模式,高处的光伏组件和风电机组无法进行详细、准确的巡检。

而无人机轻便可靠,调度灵活,使用不受地形环境限制,具备复杂恶劣环境下高精度自动驾驶巡视功能,且能有效保障巡检人员的安全。一台无人机搭配两名飞手,单日可巡检20MW容量的光伏设备,工作效率相当于传统人工巡检的20倍以上。有了无人机,就可以对人工无法巡检到的光伏组件和风电机组进行精细化巡检,对设备状态做到了如指掌。

2022年上半年,该公司共实现无人机巡航92公里,累计巡航时32小时,这种高效率高质量的科技化巡检比人工巡检节约210小时。

QQ截图20220825140104.png

灌云农光互补项目

精准:尽在掌握

“本次无人机巡检重点巡查叶片主梁区域、前后缘粘接区域、叶片吊点区域、叶尖接闪器粘接区域以及叶片表面是否有腐蚀、破损、开裂等细微隐患。”2021年开始,江苏新能源公司公司开始探索风电无人机巡检技术。

随着集团公司对风机运行管理要求的提高,江苏新能源公司对风机各部件日常巡检的各方面要求也随之提高。传统的巡检方式不仅费时耗力,也存在关键部位巡检不到位的情况,更为严重的是传统巡检方式中的吊篮、回型平台等工作方式存在一定风险隐患,有效发挥无人机巡检智能分析的优势成为“上上策”。

使用无人机机身搭载4k高清摄像头,在风机叶片附近可以进行悬停,对风机叶片进行近距离多角度拍摄,并在结束后对照片进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风机叶片的腐蚀、开裂、表面裂缝、雷击损坏等可能出现的问题。

宝应风电场35kV架空线路大多位于农田之上,地形复杂、点多线长面广,给线路巡视工作带来极大的难度和挑战。无人机巡检能用更广的视角快速获取架空线路的图像资料,有效弥补传统巡线方式的不足,缩短巡线周期,精准聚焦杆塔附属金具、绝缘子、线路通道,实现架空线路巡视全方位、无盲区。

QQ截图20220825140555.png

巡检人员针对无人机无法到达的区域进行精细化工作

智能:缺陷管控

“你们看到没有,这些黑色的区域就是我们说的光斑现象。巡检过程中利用红外热成像设备观测光伏组件,是让光伏电站永葆年轻的宝藏。”此时,无人机巡检小组组长王维进正在利用无人机捕捉到的画面向实习生讲解巡检工作的重点难点。

光伏板巡检主要有热斑现象、光伏阵列失配现象、光伏电池组件开路和光伏电池组件碎裂等四种故障。热斑现象是人眼无法捕捉到的,而通过无人机搭载红外热成像云台,便可以迅速从上万个光伏板中确定异常发热点,从而判断光伏板的受损情况,做好预防及补救措施,大幅度削减人工检测费用。

“我们设置了全新的模式,只要在完成线路飞行任务后,巡检人员将数据导入服务器,系统就可以自动分析判断故障,并将故障信息生成巡检报告。”通过连续跟踪分析无人机光伏巡检数据,“小青新创新工作室”设置了最新的巡检模式,为日后更高效开展巡检工作提供了可能。

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拥有“基础搭建-航线规划-数据采集-故障识别-生成报告-智能预警”一整套完善流程,同时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建立智能预警算法和诊断模型,提前发现潜在的设备缺陷隐患,实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理的良性循环,大大提高设备可靠性。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1-24 11:1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