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大唐鲁北发电公司聚焦价值创造,深化提质增效,将全年目标任务细化为具体绩效指标,扎实开展对标提升,不断优化经营要素,全面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1至11月,该公司实现利润同比翻一番。
向安全生产要效益 夯实价值创造基础
“如今在现场作业,时刻感觉有双眼睛盯着,让我们不敢有半点违规操作。”该公司液氨改尿素项目负责人续鸿说道。
该公司牢固树立“国之大者”,顺利完成春节、两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等重要保电保供任务。该公司细化履职责任清单,强化考核问责;加强安全监督,通过监控检查、现场抽查,建立安全监督“立体网”,及时纠正现场作业违章、重大安全隐患、“两票”不合格等问题;认真谋划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组织开展反“三违”专项工作,安全质量监控中心24小时实时监控现场作业,及时下发违章考核通报,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以“零容忍”的态度狠抓安全生产。
为全面提升设备可靠性,该公司开展1A修、2B修,建立检修项目经理、业主带班、安全监督人员和生产部门主要管理人员四级监督机制,严把“安全、质量、工期”关。修后1号机组纯凝煤耗下降8克/千瓦时,高压缸效率提升7.57%,汽轮机热耗降低2%,高压缸效率、汽轮机热耗、真空严密性等多项指标达到最优,彻底消除了2号汽轮发电机轴瓦振动大这一投产以来的顽疾。该公司坚决贯彻落实单机运行管理规定,加大缺陷巡查消除力度,加强锅炉受热面专项治理,全面保障单机运行稳定;顺利开展1号机高压缸通流和中压缸旋转隔板改造,区域内率先完成“三改联动”任务;实施“点检+维护”运营模式,实现集约管理、精益管理。
向电热市场要效益 持续巩固竞争优势
“电热经营是鲁北公司主要收益来源,其中供热是‘生命线’”,该公司负责人直击效益增收关键点,“鲁北公司主动作为、靠前站位,进一步巩固下游产业链,增强供热价值创造能力。”
该公司主动作为、靠前站位,进一步巩固下游产业链,增强供热价值创造能力。为强化设备托底功能,该公司分别对2台机组中压缸开展旋转隔板改造,对原有供热管线进行整合升级,额定抽汽能力提高75%,最大输汽能力提高66.7%,两台机组“武装到牙齿”,发展潜能得到最大释放。同时,该公司建立“煤热联动、阶梯汽价、热费预付”售热机制,热价与煤价同向联动、与热量阶梯变化,充分把握市场机遇,提高服务质量,为热用户产能增减保障托底,实现互利共赢、协同发展。1至11月,该公司供热量同比增长33%,源源不断提供创效动力。
该公司坚持“市场为导向、营销是龙头、利润为中心、生产为基础、燃料为保障”的电力营销策略,利用日利润测算模型,优化机组单、双机运行方式,通盘考量现货峰谷电价差、机组顶峰能力、大流量供汽等实际情况,动态调整报价方案,多举措实现电力收益最大化。该公司积极开展1号炉宽负荷脱硝改造、2号炉双层等离子改造、2号发电机灵活性改造项目,有力支撑30%额定负荷运行,深度调峰能力显著增强;大力培养专业优秀营销团队,开展电力营销全员培训,营销人员每日分析研讨现货策略,学习运用好电力现货市场政策信息,进一步创新营销理念,提高营销专业技能,全面提升业务能力,打造高质量现货交易队伍。
向燃料市场要效益 着力保供控价提质
该公司坚持“优质为主导,有效为保障,市场为补充”煤炭采购机制,加强电煤市场分析研判,科学制订采购策略和库存策略,优化进煤结构,努力降低燃料成本,补齐产业链上游短板。该公司加强长协履约全过程管控,加大催交催运力度,及时清付燃料款项,增加长协互信,全力争取优质长协足额足量兑现;加强燃煤库存动态管控,开展长协煤、市场煤比价比质采购,合理采购低价经济市场煤,确保低价高质高库存。1至11月,该公司入厂标单同比降低97元/吨,同比压降采购成本8%。
该公司将“达设计值”作为关键抓手,结合“三改联动”开展节能降碳改造,先后开展两台机组高压缸通流、循环水泵综合节能改造;加强机组运行小指标管理,推动能耗指标达到设计水平;紧密关注区域内同行业一流企业的发展动态和管理实践,找准在提库存、控标单、提热值等方面的不足之处,分析优化区域采购策略,通过“揭榜挂帅”“建章立制”,进一步提高追求卓越、赶超一流的动力和信心。
同时,今年以来,该公司聚焦绿色低碳转型,实施“揭榜挂帅”机制,建优配强项目开发、工程建设人才队伍。该公司9兆瓦混合储能调频项目于4月23日投入运行,实现当年建设、当年投产,是“兆瓦级双电层超级电容+锂电池”混合储能在我国首次应用,投入运行以来,综合指标Kp值提升1.4。车王镇4.8兆瓦牧光互补项目于12月1日正式并网,全力打造出绿色低碳、乡村振兴、民族融合的“示范项目”“标杆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