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底召开的大唐集团公司2023年乡村振兴工作会议上,大唐华银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驻涟源市新光村乡村振兴工作队被评为了乡村振兴先进集体,这是继该工作队在湖南省委组织部组织的2022年度考评获评最高等次评价后,获得的又一荣誉。
让我们一起把目光对准涟源市新光村,这个由大唐华银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工作队入驻的小村子。
春日的阳光正好,蜿蜒起伏的花山岭上,一片片光伏发电板,如雨后春笋般,从荒山地里“长”了出来,在阳光的照耀下,光伏板阵列在石漠化的荒山岭上格外耀眼。
远处,一条黑线在光伏阵列旁的草地里慢慢游动,走近一看,原来是一群湘中黑牛,沿着小道,边吃牧草边向前行。顺着弯弯的产业路,来到了光伏发电的大脑区域——升压站,“中国大唐”四个鲜红的大字,耸立在升压站办公楼顶部,迎着朝霞,展翅欲飞。
这里就是涟源市湖泉镇新光村,荒山多、耕地少,特别是村子北面的花山岭,是一片由无数石块组成的荒山之地,属于石漠化典型地带。
据新光村老一辈村民讲,过去再大的灾荒,村民也不去花山岭种植作物。荒弃多年的花山岭如今铺满了光伏板,让人深刻感受到国家政策、产业振兴给乡村带来的巨大变化。
2021年5月,大唐华银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工作队入驻新光村。
通过入户走访,工作队针对新光村地处丘陵地带,荒山多、耕地少,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基础设施落后等现状,将华银高质量发展与新光村乡村振兴紧密结合,从“以企兴村、村企互促”着手,全面构建村企共生发展新机制,力争把新光村打造成为省、市乡村振兴窗口示范点。
党建推动基层治理
为切实通过抓实基层党建抓好基层治理工作,该公司工作队加强村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健全和完善村务民主管理制度、监督制度,全面落实重大问题集体研究制度和“四议两公开”制度。通过定期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党员组长会议,发动村干部、党员、组长争当致富“带头人”,争当工作“积极分子”,激发群众一起建设“美丽富裕新新光”的内生动力。
2022年,通过充分发挥党员骨干、“五老”作用,村里的疫情防控、抗旱防火、村民自建房安全隐患、矛盾纠纷调处、防范电信诈骗等工作走在了全镇乃至全市前列,新光村干部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工作队采取了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五个到户”工作机制,扎实开展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新光村由原新光村和石窑塘村合并而成,全村未硬化公路约6公里,其他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村里各项工作推进慢,群众反映强烈。工作队进驻后,先后投入107万元用于公路硬化、投入20万元对新光水厂进行饮水水质提升改造、投入20万元建成垃圾分拣中心、投入20万元用于山塘清淤及修复、投入10万元为村五保户和防返贫重点监测户等困难群众改造旱厕。一年多来,累计投入用于全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帮扶资金达200余万元。
2023年,全村新增监测户2户7人,工作队组织结对帮扶,根据“缺什么帮扶什么”原则,发放慰问金及物资共计1.2万余元,及时解决了监测户的实际困难。
经过一系列的扎实帮扶,曾经的毛坯路、水质差、集体收入少等这些村干部和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清单”,都变成了村民的“满意清单”。
一桩桩,一件件,村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幸福感开始“爆棚”。
“工作队来了以后,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现在大家都养成了爱护环境的好习惯,走到哪里都干净整洁。”村民颜则斌对环境的变化尤其满意。
实实在在的变化更是凝聚了人心和力量,村民对村支两委的满意度有了明显提升,对村里的各项工作也更加支持了。工作队决定趁势而上,利用村民“爱美”的心理,在牛湾、石头塘两个组开展秀美屋场建设。
工作队与村支两委一道逐户宣传建设秀美屋场的好处及相关政策,开展谈心会、屋场会11次。在华银电力公司和村民的大力支持下,在牛湾、石头塘两个组筹资筹劳160余万元,用于打造两个特色秀美屋场。目前,牛湾秀美屋场已初具雏形,建成后新光村将成为湖泉镇秀美屋场建设示范点,并为美丽村庄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以企兴村”高效发展
乡村要振兴,经济要先行。
工作队将新光村的振兴与大唐华银的发展有机结合,充分利用企业的资金、人才、技术、产业等优势,利用村里的土地、荒山,发展光伏产业及农光、林光互补的畜牧业,变荒山为金山银山。
为了推动湘中地区光伏项目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工作,该公司投资10亿元开展莲花光伏项目花山岭片区一期建设,经过1年多的前期工作和建设,2022年 12月27日14时08分,从花山岭上传来好消息,大唐华银娄底生态治理光伏发电基地涟源项目正式并网发电。此时的新光村完成了由石漠化土地贫瘠区到新能源生产基地的“华丽转身”。
同时,为有效利用好每一寸土地,工作队大力推进“荒山发展光伏发电+光伏场空地种植牧草+牧草养殖湘中特色黑牛”牧光互补特色循环产业建设,有效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目前,已投入150万元用于湘中黑牛养殖,养殖黑牛100余头,试种牧草10亩,解决了30余人就业。整个牧光互补产业链将为村级集体经济每年增收18万元,为村民群众带来收益300万元以上。
产业发展了,工作机会增多了。许多有一技之长的村民,如泥工、电焊工、机务工等,不再需要背井离乡,到外地打工,在家门口就能找到事做。
红星组村民孟新梅,今年52岁,患有子宫瘤多年,丈夫颜高明73岁已无劳动能力,夫妻俩还要带两个孙女上学,经济条件非常紧张。工作队了解到情况后,立即与光伏发电项目部协调,安排孟新梅到项目部从事保洁员工作。“前一天刚和项目部签订了用工协议,第二天就在家门口上班,真的是太高兴了。”每个月2000元的固定工资,这对于弱劳动力的孟新梅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而这样的惊喜变化,同样发生在如今新光村里的每个地方。
2022年,该公司为脱贫户增设市(县)镇级公益性岗位5个、村级公益岗位16个,有效提高低收入村民的家庭收入。2022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由入驻前的0.8万元上升到2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由1.23万元上升到2.35万元。
“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几十倍增长,村民人均收入一年多时间内翻番,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现在真真切切地变为现实。”村党支部书记胡建明说。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光村产业发展,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紧扣乡村振兴与高质量融合发展,一步步实现自我超越。未来的新光村,将插上绿色低碳的翅膀,砥砺前行,在乡村振兴的东风里展翅翱翔。
来源:http://hn.people.com.cn/GB/n2/2023/0403/c356884-40362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