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载风雨兼程,69载沧桑巨变。终南山下,渭水之滨,跨越了半个多世纪变迁的火力发电厂——户县热电厂(大唐西安热电厂前身)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照耀着三秦大地,坚守初心使命,燃起电力文明的星星之火,奏响了矢志电力报国,无愧于时代发展的最强音。
作为电力改革的先驱者,2010年,户县热电厂老机组光荣完成历史使命相继关停,两台新机组拔地而起传承电力报国使命,依托老厂区原有电力设备设施、先进的管理经验以及深厚的电力文化底蕴,挂牌成立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培训基地,呕心打造西北电力“黄埔军校”,完成了传统老火电到电力人才摇篮的涅槃重生。2023年9月,户县热电厂老厂区项目入选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电力行业)名录。
峥嵘岁月镌刻光辉历程
作为国家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户县热电厂肩负伟大使命,从建厂初期的筚路蓝缕到苏联援建专家撤离时的自力更生,从陕西省第一座高温高压火电厂到西北地区当时规模最大的热电厂,几代户电人埋头苦干、薪火相传,在新中国电力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新中国成立伊始,各行各业百废待兴。1954年11月,户县热电厂开始筹建,1956年元月、1958年9月,户县热电厂一期两台2.5万千瓦机组,二期一台5万千瓦机组相继开工,均为在苏联专家的支持帮助下建成的苏制机组,留存在3号机操作间外地板上的“中苏友好”,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苏联在工业建设方面对我们的援助。1956年建成的烟囱高80米,出口直径5.1米,上部刻有“1956”字样,是国内现存较早的火力发电厂装置。
1961年11月、1968年10月,4号机、5号机先后正式开工,分别为哈尔滨产的5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和东德制造的5万千瓦汽轮发电机。操作间外地板上的“自力更生”“反帝反修”标语再现了60年代苏联专家撤离后,我们所采取的战略方针,也是户县热电厂在电力建设中遗留下来的标志性文字,再现了新中国在六十年代的历史变迁与电力文化特色。
1970年,最后一台机组投产,总装机容量达200兆瓦,成为当时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热电厂。1960年3月21日,首创安全生产481天最高纪录,名列当时全国同类型电厂第一名;70年代,被评为全国首批“工业学大庆”先进单位之一,企业管理经验在全国21个电力企业进行宣讲;80年代,实现21个月无临时检修,1620天无设备事故,创造了1362天的最高安全生产纪录,荣获国家经委颁发的“节能银质奖”,陕西省“六好企业”荣誉称号。长期以来,户电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秒秒压红线”“万次操作无差错”“四个台台”“两票三制”等管理经验在西北电力系统广泛应用。自投产至关停的50多年里,累计发电604.549亿千瓦时,供热11127.69万吉焦,为陕西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多元发展奏响时代强音
2002年底,户县热电厂成为乐竞体育官网的新成员,随着国家“节能减排、上大压小”政策的实施,2010年5月,6炉5机先后关停。五十余载春秋,户县热电厂铸就了光荣的历史和辉煌的业绩。
为确保退役机组工业遗产得到保护,大唐西安热电厂于2005年投资98.65万元,对户县热电厂老厂区进行设施保护、遗产保护。2010年,再次投资101.26万元,对汽轮机本体、锅炉本体、发电机、励磁机、建筑设施等进行维护修缮保养;为赓续央企文化血脉,深度挖掘工业遗产价值筑牢了实践保障。
与此同时,大唐西安热电厂2×300兆瓦技改项目于2004年7月19日破土动工,两台高参数、高容量、技术领先、节能环保的纯凝发电机组于2005年内实现双投,接替户县热电厂原有的老机组继续完成电力报国的使命,持续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腾飞提供了强劲支撑。
接过户县热电厂老机组的历史传承,大唐西安热电厂不负使命,一路高歌,全面开启了二次创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坚决扛起能源保供政治责任,与“一五”期间国家重点军工企业845厂紧密合作,共同履行好保军强军首责,坚持保军工安全供汽为第一生产要务,在陕西省委军民融合办地支持下,以可靠的机组运行方式,有力的保障了军工生产供汽的安全、稳定、连续供应,实现了军工安全生产与机组利用小时提升的双赢。该厂积极践行央企责任担当,不仅成为陕西首家实现超低排放企业,而且持续拓宽供热范围,两台机组高质量完成供热能力提升改造,供热形成鄠邑城区、长安热力、高新热力“三足鼎立”的格局,供热面积达1600万平方米,是西安西南区域最大的热力生产企业,为三秦大地的百姓送去源源不断的温暖。
在加速发展的同时,大唐西安热电厂积极构建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十四五”“双碳”目标,加速推动优质新能源开发,全力争取新能源份额,永寿高庙山100兆瓦农光互补光伏电站获评“中电联5A级电站”,板桥、永二、宁强等在建项目全容量投产后总装机容量将突破100万千瓦,实现“新能源再造一个‘西热’”愿景目标。六十九载风雨兼程,六十九载雄心壮志。自1954年筹建至今,大唐西安热电厂始终站在时代发展历史潮头,开拓创新,拼搏进取,书写了一首首饱含深情的“电力”之歌。
薪火赓续再造人才培养摇篮
登高望远不负时代 ,脚踏实地再启新程。2010年以来,教育培训成为户县热电厂老厂区的主旋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电力企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党委敏锐地认识到,发挥资源优势,萃集多方力量,打造培训品牌,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深挖工业遗产价值的生动实践。大唐西安热电厂迅速整合培训资源,完善教学科目,加大投入力度,2016年,根据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的培训需求,户县热电厂老厂区正式挂牌为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培训基地,肩负起培养电力人才的新使命。企业先后投资上千万元,主要针对1号汽轮机、发电机、75吨行车、空压机房、修配车间、培训楼、厂房、防汛防洪、环保设施等进行全面维护修缮,将户县热电厂老厂区打造成为陕西地区唯一一家集现代化教学、实训、住宿、餐饮、活动为一体,功能齐全的综合专业实训项目基地。共有关停的汽轮发电机组五台,配备汽轮发电机本体检修实训基地和光伏实训基地、集控运行及脱硫仿真机室、钳工、焊工、转机、阀门、电气一、二次及热控等20多个实训室,涵盖发电厂机、炉、电、热等专业同时,也以雄厚的实力、高超的水平、出色的业绩享誉三秦大地。
大唐西安热电厂坚持“保护优先,以用促保”原则,把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作为推动培训基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加快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工业文化,推动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文化保护传承、企业创新发展、搭建人才成长平台协同互进,弘扬大唐工匠精神,积极承接系统内外技术技能、党务、管理等培训及竞赛业务,不断提升企业员工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为电力系统生产经营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为了弘扬户县热电厂老厂区的红色电力文化,2023年,大唐西安热电厂投资30余万元,精心打造电力文化长廊、讲述企业69载奋斗历程,通过红色故事、老照片、老物件陈列再现了户县热电厂的光辉历程,围绕1956年的烟囱、苏式老厂房、“中苏友好”“自力更生”“反帝反修”等大唐文化景观开展独具特色的电力红色教育。
作为我国西北地区首屈一指的电力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大唐西安热电厂以培养优秀电力人才为己任,主动服务西北电力行业,打造新时期电力人才摇篮。发挥陕西省的红色资源优势,深化人才强企理念,成为一个兼具政治方向和工匠摇篮的电力学校,持续培养高技能电力人才及劳模工匠,以一流的管理和服务及一流的风气和人文环境,迎接来客。依托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热工研究院等高校和顶尖的科研单位,背靠大唐陕西公司系统十几家企业,各种型号的火电、风电、水电机组门类齐全,学员可随时到各个企业观摩学习。近几年来,培训基地平均每年培训接待量10000人次,持续为推动电力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为社会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
薪火赓续,奋楫笃行。大唐西安热电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将以实际行动践行文化传承发展,主动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守正创新,持续做好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矢志传承电力红色基因,赓续央企文化血脉,深度挖掘工业遗产价值,讲好电力感人故事,不断提升央企文化软实力,为推动电力工业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精神动力。